首页/养老资讯

养老护理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培训策略

【打印】
字号:
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尤其是失能、失智老年人,这就需要养老机构中有一支具备护理知识、懂得老年人心理和爱心的护理队伍,因此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通过对养老护理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老护理员;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培训策略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标志。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2021—2023年,全国60岁以上失能人数达到4654万人。按照国家标准中养老护理员与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的配置标准1︰3~1︰5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100万护理员。然而,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人员不足100万人,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技师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通过对养老护理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指导策略,以提升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参考。

一、养老护理员队伍现状分析

(一)数量不足

笔者所在的城市广东省广州市。近年来,广东省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2023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龄人口已达到180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 4.2 4%。与2 0 2 2年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39万人,显示出广东省老年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目前广东省养老护理员队伍存在严重缺口。据广东省民政厅相关报告显示,全省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难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以广州市为例,截至2022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5.21万人,而全市在册统计的养老服务队伍仅有约1.28万人,现有养老护理员数量远不能满足未来需求。

(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现有养老护理员多以农村务工人员、城市下岗人员为主,年龄大都在40~60岁,性别多为女性,男女比例失调。此外,服务人员学历普遍比较低,大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具备护理技术、老年社会工作、心理照护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情况导致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三)专业能力有限

由于大多数养老护理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专业能力有限,只能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如洗衣、做饭、卫生清洁等。然而,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疏导、康复保健等方面需求。现有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四)高流失率

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流失率较高,高达40%~50%,部分养老机构的流失率甚至达到70%。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不高、工资待遇低、职业前景不佳等。此外,年轻人也缺乏在养老服务行业中晋升和发展的机会。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使得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养老护理员培训现状

(一)培训体系情况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内容依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19年版)进行编制,涵盖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和康复服务等,课程设置需适应不同技能等级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要求。但目前社会机构开展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面临专业性和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从业人员持证率低,且缺乏系统的入职前规范化培训。社会培训一般通过远程培训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养老护理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实操技能培训。

(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持证率低。全国不足100万养老服务人员中,持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万人,其余普遍缺乏专业护理知识。

2.培训体系不完善,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内容需适应不同技能等级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要求,但实际需求与培训内容存在脱节,培训内容单一,需要加强综合性培训。

3.培训内容陈旧。培训内容多为生活照料、老人安全知识及常见老年人疾病的简单护理知识,而老年人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急救知识、人际关系与沟通、活动组织培训极少。

4.工学矛盾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护理员工作强度大,时间紧张,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培训。所以,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不愿意派员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较多是安排机构内部培训,并且培训形式多为短期、形式简单的帮带交流。

三、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技师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通过开设健康与社会照护、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养老护理员,每年为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行业注入“新血液”。

(一)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

技师学院根据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及课程,例如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于2013年始开办健康照护师、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课程包括养老护理基础技能、感染控制、营养与健康、中医康复保健、人际沟通、健康用品选用指导等专业核心课。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养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养老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教学与真实工作环境接轨

技师学院在校内建立养老护理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操锻炼的机会。同时,通过学院与养老机构的实习合作,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特点,掌握护理技巧和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三)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接轨

技师学院与养老机构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护理人才。例如,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与泰康之家粤园、华邦美好家园、越秀银幸颐园等行业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技师学院可以了解养老服务行业最新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养老机构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技师学院养老护理员培训策略

针对养老护理员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技师学院可以采取以下培训策略,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技师学院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养老护理员的责任心和爱心,使他们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强化专业知识培训

专业知识培训是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技师学院可以开设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学等相关课程,为养老护理员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养老护理员可以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康复保健知识,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养老护理员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技师学院在校内外建立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为养老护理员提供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通过系统的实践操作训练,养老护理员能够熟练掌握喂食、翻身、清洁等基础护理技巧和方法。此外,通过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让养老护理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心理辅导与沟通技能培训

心理辅导与沟通技能是养老护理员必备的技能。技师学院通过加强心理辅导与沟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养老护理员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和专业的服务。

(五)建立灵活的工学结合培训机制

为了解决社会培训养老护理员工学矛盾问题,技师学院可以考虑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如利用工作间隙或周末进行,或者采用在线学习平台,让护理员能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以减少工作与学习的冲突。

(六)建立职业发展规划与激励机制

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年轻养老人才,技师学院可以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同建立养老护理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与激励机制。通过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通道,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特别是鼓励他们不断学习考取更高级别的技能等级证书。同时,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例如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与泰康之家粤园共建“泰康菁才班”,表彰和奖励在读期间表现优秀及技能突出的学生,毕业后拥有到机构工作的优先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荣誉感。

五、结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愈发重要。技师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心理辅导与沟通技能培训以及建立职业发展规划与激励机制,能够培养出具备高素养、强技能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这不仅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也为养老行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有效推动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对缓解老龄化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